很開心接受到全民大影視的邀請,前往南海劇場觀看音樂劇 - "隔壁親家"。
這是我第一次進戲院觀賞本土音樂劇,
以往常看的表演藝術類型多為京劇、相聲、現代舞台劇、現代舞等,
音樂劇或歌劇的觀賞也都以外語為主,
這次進戲院看這場"隔壁親家",令人耳目一新且值得大力讚許!!
就讓我細細道來!!
- 劇情概述 - (引用自城市通網站簡介)
劇情開始於宜蘭的農村水底寮,兩個從小長一齊長大的兄弟 - 石龍伯與粗皮雄,
兩個一起長大、情同手足的小男孩,卻因社會演變與人生際遇差別,在友情、愛情與親情種種衝突下逐漸變質,
《隔壁親家》演繹出最平凡也最真實的人生,所以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邁入第五回第45場的演出!
澎恰恰、許效舜領銜
程伯仁、江翊睿、張世珮、林姿吟、鍾筱丹、曾志遠、陳何家 精湛演出
製 作:音樂時代劇場 小說原著:廖風德
藝術總監/編劇:楊忠衡 製 作 人:房樹孝
音樂總監/作曲/編曲:冉天豪 執行導演:王詩淳
舞台設計:劉達倫 服裝設計:林恆正
劇本改編:韓豈杰 作詞:王友輝、澎恰恰、楊忠衡
歌唱詮釋指導:魏世芬 燈光設計:黃祖延
- 台灣歷史縮影 -
這是個有著濃濃的台灣原鄉風味的故事,猶如原鄉小說般的特質與氣息,
在觀賞的同時,可以感受到台灣歷史的演進,
從一開始以務農為主、到後來土地重劃、國軍來到,
村長的廣播由道地的台語、到不標準得可愛爆笑的國語、到最後又回歸台語,
還有道具的精緻與變換過程,從很多細微處可以感受到時光背景的演進,
也是一個微型的台灣社會演變,彷彿回到過去那個可愛的小時光。
這首開場的宜蘭酒令,很貼切地表現出台灣農村的美麗:
石龍伯的三個兒子分別與粗皮雄的三個女兒相愛,
但因上一代的恩怨與社會現實的殘酷使得頭兩對有情人不能眷屬,
各自嫁娶,直到第三對才有所轉機,因而轉為大團圓結局;
我不禁也想到了悲情城市,
以三兄弟的故事與各自的感情支線結合成為劇情主線,表現出台灣歷史的縮影與演變,
在這裡亦可以感受到這種安排,三個女兒中,大女兒嫁給國民革命軍、二女兒嫁給美國人,
隨著經濟越來越好,家庭越來越繁榮,
時代與政策的變遷往往比人的生活與心態變化得還要快...
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情況下,
粗皮雄卻反而感到空虛、欲尋找當初那個簡單又可愛的小時代...
這不也是台灣現況的闡述嗎?
在經過國民黨與美援文化的影響後,台灣自己的文化與出路呢?
從一個封閉的小農村,到接受外來的侵略或刺激,
在經濟蓬勃發展之後,台灣這個番薯囝仔富有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粗皮雄也是種番薯出身的,不知這是否與台灣本身意象有所連結?)
是否可以回到當初人與人之間那種簡單純樸的情感? 還有那些美好的時光?
- 情感的真實與啟示 -
兩個原本要好的小男孩,經由社會演變與人生際遇,諸多誤會與衝突產生,
其中還包含著妒忌、自私、勢利等人性弱點,繼而延伸到下一代的恩怨,
王子與公主並不是都一定會在一起的,
大女兒與二女兒一開始都無法與所愛之人相愛,
社會是很殘酷的,有很多因素可以導致兩個人分開,
也需要更大的毅力才能夠再度相會,
這樣的際遇非常真實、也發人深省。
當然人生的際遇並非絕對,
兩個女兒另嫁他人後,亦是恩愛美滿,
這樣的安排亦有著台灣人知足隨和的天性。
只是兩老的心結依舊沒有解開,
最後粗皮雄的三女兒 - 連治,以及石龍伯的三兒子 - 天養,終於如願圓滿結合,
整部戲劇還是帶給人正面的能量,
不管衝突如何,只要有心、還是可以解開這個結的,
這其中也要靠著非常大的努力才能達成!
而且解鈴還須繫鈴人,要親自去面對、才能把心結解開!
這依舊是齣可愛溫馨的喜劇。
- 隱喻手法-牛與天 -
全劇從一開始,便將牛隱喻為人,
台灣農民的命運彷彿便是牛,刻苦耐勞,
父親彷彿也是這個家的牛一般,為這個家默默地流汗奉獻、不求回報;
全劇也不停地提到命運與天意的安排,
兩位主角亦各有問蒼天的獨唱,
像是在互相對話、也是在對自己說話,
但最後憑靠著人心自身的改變與突破,竟也改變原本的"天意",
在順著天的情況下,渺小的人亦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結局。
- 那些角色們 -
這部音樂劇的角色甚多,有各式各樣真實人生中會有的角色,
三姑六婆、村民、郵差、村長、媒婆等等,
許多配角都安排得很可愛逗趣,非常有台灣小人物的感覺,
除了唱以外,還有配合百老匯式的舞蹈,
是這些各式各樣多元的角色建構了這齣戲劇的完整。
以下為其他網路上公開之歷年劇照:
- 音樂成就 -
這部音樂劇的音樂成就,在我感受上是很高的,
其中有穿插丟丟銅仔的童謠節奏,接著在編曲與演奏上帶出交響樂的氣勢,
這種結合交響樂與台灣傳統民俗特色音樂的演奏方式我一直都很喜歡,
(先前在蕭青陽與李欣芸的"故事島"初聽見,非常喜歡!)
劇中演員個個也都很能唱,聲音具有深度與厚度,
不管是高音或中音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幾個男女對唱非常真摯深情,讓我驚嘆台灣其實有很多很優秀的聲樂人才!!
我特別喜歡江翊睿先生演唱的石天養,聲音清脆明亮、深情豐富,
看簡介才知他是棄醫從演、更被譽為"與百老匯線上演員比肩"及"台灣音樂劇小天王"!
聽到最後他與連治的合唱,讓我感動得掉了眼淚;
三個女兒的音色與高音也都非常優美,
村長可愛的口音,渾然天成、活脫脫就是台灣的村長!
媒婆的株連砲笑聲每次都可以讓全場觀眾爆笑,
各個角色都能唱,且合音非常精彩,和諧厚實且精準,
許多大合唱都非常彭湃,讓人聽得過癮!
可以邊跳邊唱也好不厲害!!
除了說唱的人厲害、寫曲的人也有一定功勞!!
以下是官方網站提供的影音資料:
但這是第五度加演,許多演員已經不同,且現場聽更有感染力哟!
- 第一對兒女情人: 天賜與招治合唱 - 命運的一條線之一
- 第二對兒女情人: 天寶與迎治合唱 - 咱作陣來去台北
- 第三對兒女情人: 天養與連治合唱 - 夾在書頁的信之一
(非常喜歡這兩位的聲音!而且在第五度加演依舊是他們兩位唱這兩個角色喔!)
也有歌曲中混雜著國語與台語,有的歌曲甚至巧妙地結合兩種語言,
例如大女兒以台語與國軍丈夫以國語合唱情歌,
情感依舊真摯,跨越語言。
嚴格來說,兩位主角的唱功沒有其他主角來得深厚,
但是憑其社會經驗語演出歷練,詮釋角色非常到位,
表現出精湛的演技與生命力!
非常欣賞許效舜先生的演出,
唯妙唯肖地詮釋鄉土味十足、可愛又討喜的粗皮雄,
這次不是只有讓人發笑,也讓人感動、也讓人落淚,
更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最後的大合唱也令人非常動容:
- 小結 -
這是一齣幽默卻有啟示、讓人笑中帶淚的音樂劇,
劇情節奏順暢、毫無冷場,
濃濃的鄉土風味讓人更體會台灣原汁原味的美,
豐富且有深度的音樂與合唱,讓人經歷一場三小時的美好音樂饗宴!!
- 關於南海劇場 -
(全名: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台北市南海路47號 ,靠近捷運中正紀念堂站)
第一次來這裡看戲,印象也十分好,音效設備都很不錯,
這裡默默地藏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裏頭,
事實上他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劇場,
甚至1985年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也是在這裡演出的,
接下來也有諸多表演時程,可參考南海劇場官方網站,
可以先逛個史博館、看看展覽,接著再進南海劇場看個戲,
這樣一整天豐富知性的心靈之旅,何其美好!!
這次來看表演也收到精美的折頁,
正面是各場表演海報主視覺、背面是各場戲劇的簡介,
結合酷卡與明信片,可立在桌上展示亦可分開收藏,是很不錯的設計!
隔壁親家接下來還有許多場次演出哟!!(12/15截止)
2013/11/22(五)19:30
2013/11/23(六)14:30
2013/11/23(六)19:30
2013/11/24(日)14:30
2013/11/24(日)19:30
2013/11/28(四)19:30
2013/11/29(五)19:30
2013/12/01(日)14:30
2013/12/01(日)19:30
2013/12/05(四)19:30
2013/12/06(五)19:30
2013/12/07(六)14:30
2013/12/07(六)19:30
2013/12/08(日)14:30
2013/12/08(日)19:30
2013/12/13(五)19:30
2013/12/14(六)14:30
2013/12/14(六)19:30
2013/12/15(日)14:30
2013/12/15(日)19:30
大家快快買票去吧!!
來場不一樣的音樂饗宴、也支持台灣本土的創作哟!!
"隔壁親家"音樂劇活動資訊:
